启动假日旅游工作协调机制 确保市民和游客度过安全健康有序的“五一”假期

发布时间:2020-04-24 15:33:14 作者: 来源:大连日报 点击数: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里,我市将有多少家A级景区会安全有序开放?如何保障市民和游客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五一”假期?昨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文旅局副局长姜微介绍了相关情况。

  严格规范确保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

  清明小长假期间,我国个别景区出现了拥堵的情况,引起了关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景区恢复运营应当从大局出发,坚持防控疫情,严格防范要求,细化管理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增强疫情防控风险。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地要在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分区分级原则。

  通知对旅游景区控制量、防聚集、严防护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在强化流量管理方面,要求旅游景区要建立和完善预约制度,推行分时段浏览预约,做到旅游景区流量管理关口前置,变被动的现场分流管理为主动的行前预约管理;在防止人员聚集方面,要求旅游景区要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要优化游览路线,在旅游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及时做好现场游客疏导,规范景区游览秩序;在安全防护方面,要求旅游景区严格落实体温筛查等防控措施,加强各类旅游设备设施和消防器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

  与此同时,国家文旅部印发了《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各地严格落实指南要求,做到限量、有序开放,严防无序开放。强调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根据《通知》和《指南》的要求,市文旅局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要求市内已经恢复开放景区严格执行相关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做好限量、有序开放;未开放景区要做好相关预案,坚决实施安全有序开放;同时依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大连市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结合全市旅游景区实际,制定了《大连市A级旅游景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就防控工作机制、内部防控管理以及恢复开放后的防控举措进行了具体规范。截至目前,我市已经陆续开放景区24家,未出现景区无序开放状况。

  科学统筹切实保障“五一”期间旅游景区安全有序

  旅游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有序恢复开放,对于满足群众户外休闲需求、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潜力释放、助推我市生产生活秩序等具有积极意义。为确保“五一”期间旅游景区安全有序开放,市文旅局对全市55家A景区逐一摸底研判,重点就疫情防控措施、室内外景点情况以及最大游客承载量等内容进行了摸底梳理。“五一”期间,我市符合安全有序开放条件的A级景区共30家。非A级景区还需属地主管部门进一步落实有序开放的要求。考虑到“五一”期间旅游时段集中、游客集中、承载集中、压力集中等特点,市文旅局经与市卫健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共同研究,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坚持预防为先,实行限量开放。严格落实《大连市A级旅游景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做到限量、有序开放,严防无序开放。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防止客流量超限。

  二是强化管理措施,科学引导游览。要求旅游景区实施预约制,提前向社会发布预约、限流和避免集聚公告;鼓励旅游景区通过手机客户端、互联网和电话预约等多种渠道,提前预定或网络购票浏览;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避免聚集现象发生。

  要求各旅游景区按照游客最大承载量制定游客控制预案,引导游客分时限量入园,做到高峰限时逗留;采用扫码入园、电子门票等非接触服务技术手段进行购验票,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和排队聚集。

  旅游景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属各场馆实施分时段错峰开放,科学合理优化设置游览路线,尤其要对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加大工作人员现场防控巡查力度,引导游客分散游览,减少聚集;各旅游景区要主动积极帮助游客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控知识,自觉佩戴口罩,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做好停车场防控管理,分散下客入园,避免在景区门口大规模聚集。

  三是严格防护管控,健全应急保障。要求旅游景区内餐饮等场所要强化通风消毒工作,高标准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为游客配备充足的洗手设备或免洗手消毒剂,提醒游客加强手卫生;卫生间、电梯、扶梯、护栏、把手等公共区域或部位,加大清洁消毒频率。同时,做好景区工作人员建康管理、个人卫生和自身防护,配足防护设备和物资。

  对所有开业景区,明确要求必须健全应急机制,分类完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加强各类旅游设施设备和消防装备器材的安全隐患排查,严格野外火源管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一旦出现疫情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高效有序处置突发情况。

  四是丰富室外景区产品供给,优化公共服务质量。鼓励各区市县、旅游景区挖掘更多室外游览资源,设计特色户外旅游游览线路,丰富室外景区产品供给,提升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服务质量,缓解已开放景区承载压力。完善交通体系,必要时在机场车站码头、景区换乘站等重要地点加开临时交通,加密运营网络,避免游客聚集,快速疏散游客。完善引导体系,在公路沿线设立适量旅游景区指示标识和导向标识,帮助游客顺畅同行。

  五是广泛加强社会宣传,让游客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营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离不开每位游客的全力配合和主动参与。市文旅局加大了对景区预约、限流政策及周边交通状况的宣传和提示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提醒游客密切关注景区发布的实时动态消息,听从导游和工作人员安排。对外地游客重点通过入连短信提醒方式,提醒游客加强风险评估,建立合理的旅游心理预期,合理规划线路,避免聚集拥挤。

上一篇:我市发布2020年中考调整方案 下一篇: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和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