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市重点围绕“十大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0-06-05 14:12:13 作者: 来源:大连日报 点击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记者从市委农办近日组织召开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组协调会议上了解到,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今年我市将重点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十项重点工程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加强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樱桃、草莓和苹果等特色水果,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全年完成农产品综合加工率78%,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2000万人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全年发布农业主推技术30项,新认定科技特派团10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定在65%;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农业领域国际合作,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完成农产品出口额37.5亿美元。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推进乡镇快递服务全覆盖,全年完成农村公路维修改造400公里;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推动城市自来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加强农村能源和信息化建设,全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8.5%以上。

  农村村庄建设工程:按照乡村旅游型、历史文化型、民族特色型、现代农业型、生态宜居型5种类型,推进10个特色乡镇建设,完成年度100个美丽示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达到60%;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左右;开展村庄街巷治理、绿化美化,年内累计创建美丽示范村200个,实现村庄绿化率30%以上。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管,对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实行季度监测;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全年实现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有效覆盖,基本建成符合市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农村公共服务创新工程:加快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76%;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切实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加强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全市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80%,全年文化馆站服务人次达到120万人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全年实现每个区市县至少培育出1个面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示范模式。

  乡村人才振兴工程:计划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7800人、电商人才1000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00人、农民技术员350人;向涉农地区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团30个,选派科技特派员500名,建设10家支持农村科技创新创业的星创天地;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农产品加工储藏、冷链物流、农资配送、农村服务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

  强村富民发展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年内累计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239个,集体经济强村比重达到1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年内完成剩余15个低收入村的脱贫摘帽任务;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5.4万元/人,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以内,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达到13.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6%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工程:开展扬新时代辽宁精神、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讲好乡村振兴大连故事;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达到50%以上的目标。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程: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进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达到100%,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达到80%;推动法治乡村建设,推行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提倡每个村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优化农村社区警务模式,科学配备驻村民警和辅警。

  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程: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实行村干部任期责任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诺双述双评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达到55%;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请示报告、经常提醒和批评等制度。

上一篇:习近平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强调 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篇:市疾控中心提醒 文化娱乐场所开放 防控措施不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