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1947年9月23日中午,大连甘井子一个名叫老虎牙的山洼里,传来一声巨响。巨大的爆炸气浪把大连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引信厂(宏昌铁工厂)厂长吴运铎抛向空中,甩到了20米外的海滩沙地上。
几小时前,吴运铎和炮弹厂厂长吴屏周一起,把8枚炮弹搬上了车。他们的任务是实验新炮弹。当试到第七颗炮弹时,炮弹没有响,吴运铎和吴屏周同时在炮弹旁蹲下身,这颗炮弹却山崩地裂一样突然爆炸了。
吴屏周当场牺牲,吴运铎被送到大连的医院,一周之内昏迷了无数次。一个多月后,他死里逃生,醒了过来。治疗期间,他阅读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为了伤愈后更好地工作,他努力学会了日文。当他能下地时,便请示领导买来化学药品和仪器,把病房变成实验室,研制成功一种高效炸药。后来,吴运铎把这段经历写到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里。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工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
吴运铎一生多次负伤,经历过20余次手术,身上遍布100多处伤痕,体内留有几十块弹片,腿上的关节长期被石膏绷带固定,已经硬化,走起路来都是直的……但他凭借顽强毅力,始终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送他到苏联去治疗。经过精心治疗,他的左眼重见光明。根据自己的成长、战斗经历,吴运铎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后被译成7种文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全国总工会授予吴运铎“特邀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邀请他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同年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介绍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兵工功臣吴运铎》,他的名字传遍了祖国大地。
解放后,吴运铎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主持多项兵器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部队装备作出重要贡献。离休后,吴运铎在青少年教育和残疾人帮扶事业上投入大量心血,拖着残弱的身子,到机关、工厂、学校等地作报告上千次,听众多达10万人。民政部、人事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他“全国自强模范”的光荣称号。1991年5月2日,吴运铎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2009年,吴运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9年,他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版权所有:大连市总工会 Copyright© 2004 - 2020 dl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