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06 10:26:28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  大工发〔201735

 

各区市县总工会、开放先导区总工会:

日前,辽宁省总工会印发了《关于推广“大连旅顺口区总工会‘网格化工作站’工作新模式”的通知》(辽工发〔201741号),在全省推广旅顺口区总工会增“三性”、去“四化”,深化工会改革工作的经验,这是我市继高新区总工会、金普新区总工会后又一个推进县区工会工作新模式建设的先进典型。

旅顺口区总工会的主要经验做法是:不等不靠,率先启动县区工会改革工作,在县区和乡镇之间,建立 “网格化工会工作站”,以服务会员为根本,以网格站点为依托,以增强活力为重点,以维权维稳为抓手,有力推进基层工会活力建设,有效破解了基层人力不足不会干、精力不足不能干、动力不足不愿干等问题。经验的取得核心在于积极主动推进改革的态度,正确的方式方法,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组织保障;路径在于立足县本级,整合乡镇街,调思路、理职责,整合资源、突破难点,打开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绿色通道”;关键在于落实全总“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要求,赋予工作站“上下层级连接点、区域优势互补点、维权力量整合点、推进落实督查点”作用,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

现将省总文件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借鉴,进一步扎实做好县区工会工作。为推动工作进展,提出以下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坚持立足实际。学习借鉴典型经验,推动工会改革不能照搬照抄,要坚持问题导向和职工需求导向,强化顶层设计,聚焦县区工会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会活力建设突出问题,坚持创新引领,探索出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基层工会改革新模式。

二是精心组织实施。探索实践县区工会工作新模式,关键要见诸行动、落到实处。各区市县总工会、开放先导区总工会要把学习“旅顺经验”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列出时间表、任务图,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主动自觉,务见成效,工作方案于930日前报市总工会。

三是总结推广交流。要做好经验总结,加强纵向沟通、横向联系,培养和选树在“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方面举措新、见实效的新典型。市总工会将在下半年召开专题会议,总结交流各区市县总工会、开放先导区总工会学习借鉴的典型经验,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联 系 人:市总工会组织建设部  周宇驰 

联系电话:82610309

电子邮箱:zgh82803286@126.com

 

附件:关于推广“大连旅顺口区总工会‘网格化工作站’工作新模式”的通知

 

                               大 连 市 总 工 会

                               2017814

 

 

整合工作资源  创新运行机制

在维权维稳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关于大连旅顺口区总工会创建“网格化工作站”

新模式推动基层工会活力建设的调查与启示

 

2017717日) 

省总工会民主管理部

 

多年来,省总工会坚持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重点,把基层工会活力建设作为全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牛鼻子工程常抓不懈。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职工六项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专项行动,推行了以加强工会组织制度、集体协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三项基本制度建设为重点的3+x”“基层工会活力建设项目,全省基层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普遍激发和提升。如何在推进工会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增强县区以下基层工会活力,推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推进要求的贯彻落实,推进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增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是当前摆在工会组织面前必须研究和破解的一项重要课题。

年初以来,省总工会重点就县区工会推进基层工会活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在县区工会层面普遍存在人手少、任务重、干部下沉难,对基层指导不到位、机制不灵活、监督落实难等问题;在乡镇街工会层面普遍存在人力不足不会干、精力不足不能干、动力不足不愿干、“中梗阻”现象严重等问题;在区域、行业、社区和村级工会层面普遍存在“组织虚化、作用弱化”的趋势和人员、经费保障与支撑作用发挥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在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工会层面普遍存在能力不足不会维权、约束缺失不愿维权、势单力薄不敢维权等问题。为更好地破解这些问题,省总工会先后多次深入到大连市旅顺口区进行调研,指导区总工会围绕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活动方式进行大胆探索创新,坚持不变体制变机制、不变职能变职责、不增人员增活力的原则,以服务会员为根本,以网格站点为依托,以增强活力为重点,以维权维稳为抓手,在县区和乡镇之间,建立若干网格化工会工作站,发挥上下层级连接点、区域优势互补点、维权力量整合点、推进落实督查点的作用,在推进基层活力建设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主要做法

大连市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领域面积259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7公里,常住人口30万。现有职工81399人,工会会员79948人。独立基层工会890个,街道总工会10个,开发区总工会1个,街道(开发区)总工会专兼职工会干部31人;工会联合会126个,行业工会30个,涵盖企业2116家。其中,非公企业774家,涵盖职工76564人,工会会员71113人。城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零散就业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6158人。

旅顺口区总工会在深化改革中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大胆实践,创新管理模式,调整运行机制,减少工作环节,按照“地域相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设立了“网格化工会工作总站”和5个“网格化工会工作站”,有效覆盖全区工会组织,有力推进基层工会活力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是明确工作站的职责定位。他们把“网格化工会工作站”定位于区总工会的派出机构,坚持原有的工会组织体系不变,原有的基层工会地位作用不变,赋予四个职责:一是引导基层工会在未建会的新领域、新阶层各类社会组织中发展会员,在不具备建会条件或应建未建会的小微企业单体外直接吸纳会员,督促企业依法建会;二是指导基层工会为在职会员和下岗失业、零散会员提供教育、培训、维权、帮扶等全方位、全天候普惠制服务;三是推动基层工会全面履行职能,回归主责主业,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四是代表区工会采取以“上代下”的方式,帮助企业工会履行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和劳动法律监督等维护职能。

二是优化工作站的人员配置。采取“上下联合、横向融合、力量整合”的办法,以推进和落实工作为着眼点,按照“站长、副站长、工作组”配齐配强工作站人员:工作站站长分别由区总工会副主席、中层干部兼任,专职副站长由区总工会直接选聘人员担任;工作站下设组织宣传、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和法律监督4个工作组,组长由各街道工会副主席、职业化工会工作干部或规模企业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社区(村)、企业工会主席、优秀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组成,每个工作组5-7名成员。每个工作站2235名工作人员,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强力整合,在区总工会和“网格化工会工作总站”的指导和调度下,实行实体化运作。

三是统一工作站的管理规范。按照“布局合理、就地就近”的原则,设置专属化的办公场所,实行可见性管理。按照“统一标牌标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档案管理、统一办公设备、统一交通工具”的标准,规范工作总站和各工作站的基本建设。

四是强化工作站的经费保障。区总工会设立“网格化工会工作站”专项经费。2017年预算经费220万元,专门用于工作站工作经费、专项活动经费以及专职人员的生活补贴、兼职人员的工作补贴。

五是设立工作站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工会”的现代媒体平台作用,搭建“大连旅顺口区微信公众号”、职工网上入会系统、工作QQ群和微信群,通过新媒体和新媒介,发挥传输信息、交流工作、引领职工的快速便捷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无死角”的沟通与普惠服务,提升会员获得感和对工会组织的认同感。

六是健全工作站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工作站职责、站长职责、副站长职责、专门工作小组职责以及学习培训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督查巡查制度、定期报告工作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人员选聘管理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

七是创新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区总工会与网格化工会工作站实行扁平化管理、一体化运作。对重点工作具化到站,由各站组织实施,督促指导,推动落实;对一般性、常态化的工作,由工作站督促乡镇街、区域(行业)、社区、企业工会进行落实;对维权难点工作,由工作站采取上代下的方式破解,坚持包片不包办、带领不代替的工作原则,处理好工作站与基层工会关系。站与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站与站之间、站内企业之间、站内区域行业之间加强横向沟通协调,实行工作对标,协同化解难题。区总工会和工作站定期例会,强化分层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政策把握能力、业务工作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旅顺口区总工会通过创新网格化工作站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区总工会工作重心下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区以下各级工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网格化工会工作站运行半年以来,实现了四个方面明显变化:

一是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下沉。改变以往“逐级推动、层层传达”的工作模式,实行“一竿子插到底”。区总工会的13名干部中,有9名长期派驻在工作站。工作站全体成员,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深入基层企业、深入建筑工地、深入综合市场,与企业面对面,与职工心贴心,把“调研在基层、服务在基层、解难在基层”常态化制度化,实现了区总工会机关干部作风的转变、服务的下移,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格化工作站联合行动,会同宣传、人社、卫生、司法等部门,在广场、社区举办“关爱职工、服务会员”系列活动,面向社会、面对职工进行政策、法律、健康等服务,吸引万余人参与。各工作站“各司其责、分兵把口”,面向基层、面向职工开展系列服务,开发区铁山及城区2个工作站,发放“经济、社会组织应建未建工会组织”调查问卷9500多份、“加入工会的好处”、工作站联系方式和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单11000余张,及时了解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拉近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区铁山工作站、得胜登峰光荣工作站在精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组建综合市场、民办教育、美容美发、茶叶经济4个行业工会,实现网上和现场入会同步。

二是实现了重点工作的全面落实。集体协商难、履约兑现难,一直是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难点。在今年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中,长城龙头工作站敢于碰硬,发挥跨区域资源整合的独特优势,联合所辖的长城、龙头两个街道召开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现场会,有各企业负责人、职工方面代表、各级工会干部和街道党政领导120余人参加会议。现场会上,让典型企业负责人现身说法、介绍经验,提出《和谐劳动关系倡议书》,营造开展集体协商社会氛围。此举,推进了两个街道辖区内的53户企业单独开展集体协商、并签订了集体合同。5个工作站以集中培训、实地指导、督导检查等手段为牵动,使全区集体合同签订率由建站前的93.4%,提高到96.7%;职代会制度建制率由建站前的95.1%,提高到98.2%;基层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均达到98.6%。基层工会组织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全总有关在区域和行业开展五个一活动的要求,在旅顺口区普遍得到落实。

三是实现了工会影响的全面提升。工作站正式运行以来,得到基层工会、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社区上对20多个部门、160多项工作,工会能否摆上位置,大华社区工会主席吕冬华座谈中说,在工会工作站的强力推动和督导下,使我对工会有了新认识,态度有了大转变,工作更积极、更主动、更具体。长城街道总工会主席杨伟说,现在看,工会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干好的工作。大连长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娴说,通过工作站的指导,工会工作遍地开花,让每名工人都知道工会。农业专业合作社会员王新军说,从我入会以来,工会组织开展的送技术、送经验、送文化活动,让我很受益。企业对工会认可度也普遍提高,金禾木业公司总经理荆文斌在集中要约行动推进会上说,企业发展要靠职工,企业和谐要靠工会。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和认可工会工作,区委书记、副书记多次到工会工作站调研指导工作。在工会开展的双述双评中,职工和党政组织对工会的满意率分别达到95.8%98.2%

四是实现了工会活力的全面激发。通过采取先服务职工,再吸引入会先体制外入会,再推动企业建会的方式,破解了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零散就业人员及自由职业者建会、入会难题。工作站经常深入项目工地、综合市场、农业合作社和小行业、区域为众多从业人员现场送服务、集中办入会,吸纳两新组织、零散就业人员及自由职业者会员3800人,其中通过微信入会148人。在全区建立了53爱心驿站,为交通警察、快递员、一线环卫工人提供温馨服务。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9期,培训1300人,开展各类特色活动百余场次,通过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扩大了工会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几点启示

大连旅顺口区总工会创建网格化工会工作站的新模式,是继大连高新园区、金普新区新时期县区工会工作新模式之后,在推进基层工会活力建设方面又一个具有改革创新意义的探索和实践。总结推广这一模式,对于推动县区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全总的各项重要工作部署,推动全省基层工会活力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破解制约县以下基层工会活力不足瓶颈问题的一剂良药秘方。旅顺口区总工会的经验和做法,启示我们在基层工会活力建设中,县区工作的创新、县区工作的带动和引领尤为重要,县区活则基层活,县区以下小三级工会的活力取决于县级工会的活力,要立足县本级,整合乡镇街,调思路、理职责,整合资源、突破难点,为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打开绿色通道

(一)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调整工作思路。目前,中小微等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在履职过程中,常常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依附企业受制企业现象严重,发挥作用先天不足,工作上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给依托企业工会开展工会工作格局提出新挑战;在企业改革中,兼并重组、关停并转使部分职工下岗失业,由企业人变成社会人,新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中的未就业群体,存量增量叠加,给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提出新挑战;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数量增加、类别众多、形式灵活、专业性强,其从业、就业人员大多数没有纳入工会工作视野,给工会工作领域提出新挑战。

旅顺口区总工会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调整工作思路,通过建立网格化工会工作站,实现了以完全依托企业工会为主,向注重发挥区域、行业工会作用转变;以完全依托行政区划管辖开展工作为主,向注重跨区域联合联动、关注会员转变;以完全依托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向注重自下而上、问需职工转变,有效破解基层工会活力不足、制约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难题。

(二)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厘清层级职责。县区工会是工会组织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承上启下的重要职责。但人员少、任务重、落实难,维护区域职工队伍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工作压力大,在维权维稳方面,资源与手段不匹配,严重制约了作用的发挥。乡镇街、委办局、区域行业、社区(村)工会是连接地方工会与基层工会的中间环节,肩负着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跟踪问效的职责。但兼职多、兼多职、多兼职,人力与精力不匹配,梗阻断层的现象时有发生,客观上存在着人员素质、业务能力、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异,发展不均衡。企业工会是工会组织体系中的神经末梢,肩负着工会各项任务具体落实的职责。但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现象普遍存在,主战场的作用衰减,职责与作为不匹配。

旅顺口区总工会注重不同层级之间职责的侧重点和互补性,突出工作实效性,通过建立网格化工会工作站,实现了服务工作的重心向企业工会转移、维权工作的难点向上级工会转移、经费使用向基层工会转移层级职责明晰、工作各有侧重、上下优势互补的职责定位,有效破解一般大、一般粗、一根针的问题,捅破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的最后一层窗户纸

(三)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创新方式方法。从工作运行上看,县区工会到企业工会,要经过街道(开发区)、委办局、区域行业、社区(村)等多个层级,运行环节过多、反应迟缓、行动滞后,工作部署和要求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和全面落实。从工作摆布上看,有乡镇街工会、委办局工会、区域行业工会、社区(村)工会和各类企业工会,点多面广、指导难度大,还有工作基础、工作条件等差异性特点,推动工作容易出现顾此失彼、发展不平衡等情况,影响区域工会整体工作效能的发挥。从工作方式上看,乡镇街、委办局、区域行业、社区(村)以及各类企业工会,开展工作是兵力分散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旅顺口区总工会打破固有工作模式,整合资源手段,进行跨地域、跨区划、跨行业的有机整合,通过建立网格化工会工作站,实现了组织向网格化转型、管理向扁平化转型、运作向一体化转型的工作模式,收紧五指,形成拳头,解决了各层级、各类型工会工作的弱项问题,补齐了工作短板,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四)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必须完善保障机制。当前,随着职工队伍构成的新变化,职工诉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随着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职工自我维权意识也普遍增强;随着用工业态的发展变化,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维权难、调解难问题突出,致使工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趋繁重,与现有的服务力量和资源配置不协调,乡镇街道、区域行业和各类企业工会之间维权力量不均衡,横向纵向没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推进落实缺乏有效动力和机制保证。

旅顺口区总工会创建调研反馈、联合调处、维权服务、经费保障机制,通过网格化工会工作站运作,实现了信息反馈线上线下快速反应转变;三项基本制度推进向精准对标转变;劳动关系调处联合联动调解转变;工作力量和人员配置向专兼结合、上下结合、区域整合转变;经费配置向以奖代补、一线倾斜转变,有效地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维权的实效性。 

旅顺口区总工会网格化工会工作站的创新与实践,为县区工会推进基层工会活力建设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的目标,打通了工会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

上一篇:关于转发辽宁省总工会《关于采集工会会员和工会干部信息的通知》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对拟表彰2017年度全省工会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