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在《前进报》上看到共产党员郑春满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感动地流出了眼泪。他在为抢救两个孩子的生命与怒涛漩涡搏斗中,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郑春满同志的这种见义勇为的英雄行为,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最高尚的品德……我要学习他舍己救人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位被雷锋视为学习榜样的“爱民模范”郑春满烈士,如今长眠在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革命烈士陵园里。他牺牲了60年,城子坦人民怀念了60载。4月16日是郑春满牺牲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城子坦人民都要在郑春满烈士墓前举办纪念活动,敬献鲜花,缅怀英雄。
郑春满,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桓仁县,朝鲜族。1950年10月,18岁的郑春满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久,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抗美援朝结束后回到祖国。1957年7月7日,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初,郑春满随所在部队来到新金县(今普兰店区)当时的城子坦镇驻防。
1961年4月16日中午,天气阴冷,天空飘着雪花,时任排长的郑春满在吊桥河边与战士谈心,忽然传来“救命”的喊声。顺声望去,吊桥河中两个小女孩一会儿被急流推上浪尖,一会又被漩涡卷进浪谷。郑春满一边跑,一边甩掉身上的棉军装,连棉裤和皮鞋都没顾得脱,就跳进冰冷的河水中。这条河是碧流河支流,也是入海口,涨潮时海水就涌进来,小潮水深2米多,大潮水深达到三四米,河中满是急流漩涡。郑春满使尽全力向她们游去,他先把一个小女孩推到浅水区,被不会游泳的战士救上岸。郑春满返身又去救另一个小女孩。这时郑春满的棉裤已被冷水浸透,像铅块一样沉重。他艰难地游到小女孩身边,拼命抓住小女孩,用尽全身力气把她推到岸边。两个小女孩得救了,郑春满却不见了,只见一顶黄绿色军帽漂在水面上。人们纷纷赶来,沿河寻找郑春满。直到潮水退去,露出了河床,人们才找到离桥下30米远的郑春满遗体。牺牲时,郑春满才29岁。
郑春满牺牲后,当地和其所在部队在吊桥河畔举行了万人追悼大会。新金县委、县人委在吊桥河畔立起了大理石纪念碑,镌刻着“郑春满烈士永垂不朽!”碑文刻写了郑春满生平事迹。郑春满被所在部队授予“爱民模范”。为了纪念郑春满,当地还把他牺牲地所在街道、吊桥河、被救姐妹的学校,分别改名为春满街道、春满河、春满小学。小姐妹俩为纪念郑春满更名为宋纪春、宋纪满。她俩所在的小学建起了郑春满烈士纪念室,红色基因在校园生根,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版权所有:大连市总工会 Copyright© 2004 - 2020 dlzgh.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